山東:醫共體巧解之法
日期:2019/5/11
深化醫改的難點和重點在基層,活力之源也在基層??h域醫共體建設就是解決基層醫療衛生體制問題的一個重大探索和突破。山東借助醫共體這張頗具療效的“處方”,有力地推動了基層醫療改革的進程。
實現81縣和縣級市醫共體全覆蓋
山東省已實現81縣和縣級市醫共體全覆蓋,這是山東省在基層醫療改革中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全覆蓋”的背后,是多部門合力的結果。2018年7月,山東省衛計委、人社廳、財政廳、物價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縣域內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參與醫共體。
意見出臺以后,山東省各級部門都非常重視,強力推進。通過醫共體建設,山東省基本實現了縣域內就診率90%的目標。同時,經過一些積極的探索,山東各地也培育出了一些亮點和特色,如,臨沂市費縣、濱州無棣縣、青島即墨區、日照嵐山區等地建立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運行機制、政府投入、醫保配套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呈現“四升四降”良好態勢,即個人報銷比例、群眾滿意度、醫療收入和醫務性收入占比上升,藥品、檢查檢驗、居民次均住院和看病就醫費用負擔下降,縣域綜合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獨創“123456”醫共體建設體系
談到縣域醫共體建設,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襲燕總結其是“123456”體系。而她也認為,正是這樣一個發展體系,成為山東基層醫改發展的“加速器”,破解了很多發展中的難題。
“1”即一個目標,明確通過醫共體建設,構建醫防結合、醫康結合、醫養結合,縣域醫療服務一體化的工作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防治康養”一體的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正是這個目標的確立,讓山東省醫共體建設有了航向標。
“2”是兩個支撐,即信息化支撐和人才支撐。山東省積極建設醫共體信息化綜合監管平臺,實現醫共體內公共衛生、健康管理、醫療康復、人才資源共建共享,為醫共體內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健康管理、提供信息化保障和支撐。同時著力建設一支基層人才隊伍。針對基層衛生人才不足、水平不高的問題,聯合山東省委組織等多部門出臺基層人才隊伍建設18條措施,在基層人才招聘、培養、職稱、崗位、薪酬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致力于為基層打造一支非常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3”是三個重點,以縣、鄉、村為重點,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整體水平,實現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做強縣級:落實國家縣級醫院能力建設標準,強化縣級醫院的龍頭作用,在診療能力、管理水平、人才隊伍等方面重點培育。搞活鄉級:創新體制機制,推行鄉鎮衛生院“一類保障、二類管理”,落實收入分配“兩個允許”,提高績效工資總額,增設基層高級職稱崗位,設立全科醫生特崗,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激發鄉鎮衛生院活力;穩定村級:鼓勵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進入村衛生室工作。
“4”即四個政策突破,第一是對基層藥品目錄的突破。調整基層藥品配備使用政策,擴大基層用藥目錄范圍,將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可遴選的藥品范圍,全部下沉基層。在使用基本藥物的基礎上,允許醫共體通過省級平臺,進行集中議價采購。放開基本藥物采購金額比例要求; 第二是對醫保支付方式政策的突破,醫共體內推行按人頭付費方式,按照“總額預付、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原則,充分發揮醫保對醫療機構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第三是轉診政策的突破,首先是擴大了基層醫保的報銷比例,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取消了在醫共體制內轉診的起付線,連續計算;第四服務范圍的突破:遴選33家縣級綜合醫院納入三級醫院管理,將三級醫院技術延伸至縣級醫院,縣級醫院普遍開展腔鏡、介入等微創手術。醫共體牽頭醫院將部分二級手術等檢查治療項目,下沉至鄉鎮衛生院。
“5”是打造五個中心,醫共體內健全區域資源共享機制,在縣域內建立統一的醫學影像、遠程會診、檢查檢驗、病理診斷、消毒供應中心,為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是實現六個統一。著力推進醫共體內人事、財務、資產、業務、藥品耗材目錄及配送的“六統一”,真正使醫共體成為服務、責任、利益、管理共同體。
信息來源:縣域衛生
|